到港旅遊,掠水乎?趕客乎? |寧靜致遠
點擊上方,關注獨家公眾號
「五一」黃金週假期剛結束,這是疫情復常後內地遊客外遊的一個小高潮。香港街頭果然繁華再現,人頭湧湧。這幾天各種數字統計陸續出台。據說訪港的內地旅客有60餘萬,大部分人都是「自由行」,購物、住宿方式與疫情前相比,有很大改變。
許多時尚品牌商品已進駐內地市場,來香港認購的遊客便大幅度下降,消費資金平均只在600港元左右。別有氣象的是不少內地遊客摒棄了住酒店的傳統,實行內地近年流行的綠色悠閒旅宿方式,轉往香港郊野沙灘安營紥寨。香港多大的地方?不就只是住個兩三晩嗎?呼吸一下香港大都市繁榮之外的鄉間空氣,也不失是種新體悟啊。況且,最主要的原因還是:酒店住宿太貴了!假期中多區酒店房間的海鮮價收費普升三、四倍,原500多的升至近3,000港元。千多兩千一晚的酒店也只能訂到天水圍,五星級的也升價2倍多。那還不如頭枕大地、臉朝長天,圖個住得新鮮痛快!
這很可能是今後內地旅客香港遊的一種新現象。
香港人把收費離譜的現象稱為「掠水」。掠者,搶也;水者,錢也。酒店「掠水」式的價錢先就趕走了一部分遊客。
香港是美食天堂,購物天堂,名聲早已在外。故買買買、吃吃吃仍然是來香港旅客主要心態。只是買的不再是名貴的時尚品牌,吃的也不再求奢華排場。在內地如廣州,吃點好的如海鮮,人均約在百二、三人民幣間,那麼來香港花個二三百港元一頓,很多也人也認了。
香港尖東食肆永遠是餐飲熱點。
想像一下,在尖東海傍緩步走過,讓千年不變的海風輕拂臉龐,然後到海港城找家餐廳美美吃上一頓,再叫上一杯香港有名的絲襪奶茶或泡沫奶啡卡布奇諾,小口地抿著,透過餐廳窗框看海傍碼頭船來船往,那就是在觀賞一幅畫。到夕陽西沉,看天空海水一點點變化,內心泛起一層層漣漪,念起今生來世,細味人生百味,實是難得放鬆、自在、浪漫一刻!
到真正行動,才知道現實是不一般的骨感。上網定座時餐廳就直截了當告知:用餐時間限在90分鍾或100分鍾間,保留座位5至10分鐘。最低消費倒也不藏著掖著,明碼實價地告訴你:人均600。取消訂座也不要緊,一個訂位取消,大把等著預訂的即時頂上來。所以海港城的餐廳食肆大致上是皇帝女,唔憂嫁。
我需離港數天,家人為我提前慶祝母親節,預訂了海港城一家火鍋店。那兒臨海,有我們想看到的那幕海景。因堵車遲到,與店家打了招呼,店家也通情逹理,應允為我們保留座位,但必須縮短就餐時間至一個半小時,我們也同意了。
我們都不是大胃王,又是過敏性體質,故蝦、蟹、牛肉一律免了,只點了餃子、牛百頁、鮮菇之類的小菜。下單的侍應似乎看不上我們的餐單,問了兩三次:不點肉嗎?讓我們多少覺得對不起餐廳。坐下半小時,剛開吃,就有另一位侍應上來提醒:「離你們交出座位的時間只剩1小時了,還需要點點兒甚麼嗎?我們這裏的牛肉是很有名的。」我們不再加碼,但內心有幾分緊張,內疚也添了幾分,忙抓緊吃喝。過了一會,離我們該離開的時間還有半小時,第三位侍應出現,這回是來催埋單的。到7點20分我們提前10分鍾離開該店,店裏的座位其實坐了不到三分之一。
那晚人均消費600多港元,但出品和服務都只能算中等。趕客和誘導消費的動作如此明顯,讓我們這次就餐頗不舒服。
後來約朋友茶聚,還是在尖沙咀,某中心。受廣告誘惑,約到那兒一家標榜「茗茶」的茶館。想像著可以相對而坐,一杯清茶,一席暢談。按商戶電話打去數次訂位,留言都不獲回覆。到時間踩了上去,方知那就是一家賣茶葉的,只有兩張桌子供購茶者品茶。問起有無茶位,服務員把我引到一個看似倉庫的小屋,左邊是檔案櫃,右邊是張八仙桌,上面堆滿各種茶葉盒。店家說論時收費,一位80港元/小時。
店鋪不具備接待茶客的條件,就這樣「膽粗粗」地開門做生意,更遑論茗茶雅談了。
不得已轉去樓下的茶餐廳喝下午茶。我們也就是想借貴店一桌,喝個咖啡茶聊聊天。這是港人過去慣用的在茶餐廳會友形式,但這顯然已不符如今的行規了。點茶後開聊,不久就有待應不時上來問我們要吃甚麼,我們答應稍後再點。幾名侍應就不時在我們身邊走動,大聲對話或拉動我們周圍的桌椅,製造出剌耳的噪音。周圍只有一桌和我們一樣在此話聚的客人,其他桌椅都空空蕩蕩。
我們終於明白這就是一種讓你坐立不安的干擾,必須再點一點兒甚麼才能給我們一點安靜,正想再下單時,方才一直在催我們點餐的女侍應上來,目無表情地宣告:下午茶時間已經結束。你們要不要點晚餐?我們即時識趣地退下,但心中不快。
同樣都是「趕客」,這些阿姐趕得更露骨一些。
這是黃金週那幾天在香港旅遊熱點的經歷,實在無法令人開心舒暢。香港旅遊是經濟支柱產業,這種明裏暗裏「趕客」及「掠水」般的食價,與安排遊客吃「兩餸飯」一樣,都會令香港尶尬。
香港商報
那個物美價廉、令遊客賓至如歸而贏得口碑的香港,是因為疫情後資本的窮兇極惡而變了質?還是因疫情令資本露出了本來的面目?
有這些經歷的外地遊客,對香港的印象會好嗎?面對內地旅客到港旅遊消費模式的改變,要從人家口袋裏掏錢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。政府和商家又有哪些新招數?
只想找到一家店鋪,可以邊品嘗物美價廉的食品,邊從容優雅地談話切磋,而無需如驚弓之鳥般左右顧盼,時時擔心,不時負疚。
我覺得這才應是香港食肆的品相。
本文作者:黃虹堅
(作者是香港作家,生於香港,長於內地,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和北京電影學院編導系畢業,曾任內地中學教師、電影公司編劇;返港後曾任職報刊與教科書出版公司編輯,後兼任各大學中文、語言、兒童文學課程導師;是小學普通話教科書作者,擔任過中文教科書顧問及各文學獎評委。代表作有電影劇本《橘紅色的校徽》、《湖草萋萋》;長篇小說《和誰在陽台看日落》、中短篇小說集《我媽的老套愛情》;少兒文學《十三歲的深秋》、《零點五分》等。作品曾獲內地、香港和台灣文學獎。)
致讀者
喜歡本文的朋友,歡迎:
點讚
收藏
評論
分享
(您的每次互動,都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)
(圖片來源於網絡)
本文由作者授權《獨家》微信平台首發
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
往期精彩回顧
「車神的復出」和「永存的塑膠」,人類發明的科技殺向人類自己?|寧靜致遠
20萬一胎,要仔唔要佬是高知女性的專屬「時代」?|寧靜致遠
ChatGPT可能造成文學創作的威脅吗?|寧靜致遠
獨家新聞
獨家觀點
等你來掃!